暗香多随秋风去 江天翔
NO.2 暗香多随秋风去
作者:罗羽
朗诵者:江天翔
(B座西窗朗读志愿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台主播)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清唱……”,秋雨淅沥的夜晚,楼下咖啡店留声机里飘来一阵甜润而不失妩媚的女声,引人驻足。夜来香的味道随暑气渐渐消褪,黑胶散发出怀旧之余韵,又把某种思绪唤回从前。
从孩提时代起,大凡看到父亲在播放唱盘,就会生出小小的疑虑,为何细细的尖针划过黑色的纹路,喇叭里就传来声音?那些时而铿锵激越时而温柔低回的歌声,到底怎么藏在这密密的音沟?及至到了自己有闲玩起音响,才终于弄清音乐是如何刻在唱片上的。想想真是奇妙!从人类推出12寸双面立体声黑胶唱片以来,已然过了半个多世纪,声音的记录方式虽已进入数字时代,但从黑胶唱片播放出来的音乐,无论在音质、音色、乐器演奏质感、仿真度方面,依然超过了目前任何数字格式的载体。
“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夜来香》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谱写而成,其中的旋律和节奏采用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黑胶里李香兰慵懒、娇柔的声音,夹杂微雨幽幽吐露的初秋桂花香,为这个雨夜平添一份怅惘……
第一次听到李香兰的名字,是张学友1990年推出的大碟《梦中的你》,其中收录的同名歌曲《李香兰》,翻自日本歌手玉置浩二。词人周礼茂功底了得:“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借酒相送……啊,像花虽未红”,引出李香兰复杂的人生履历:祖籍日本,出生中国,曾跻身上海滩七大歌后;在二战期间,又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其惊险的经历、惊艳之外貌,在整个亚洲引为传奇。
李香兰的音乐留世不多,黑胶颇为难得。当下收藏市场红火,昔日上海歌星的旧唱片被市场爆炒,姚莉、吴莺音几以千元起价,而与她们齐名的李香兰,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亦是奇货可居。
手头藏有一张李香兰的七寸小碟,乃香港百代出版的她晚期炉火纯青之作《兰闺寂寂》。从旧上海时代红到发紫的热曲,到香港国语流行曲传世经典皆有收入。虽然声音已有嘶哑,但其扎实的美声功底在乐队悠扬的弦乐架构下,不仅高度完成歌曲,更凸显歌词的古典与优美。
华语女声,前有周璇,后有邓丽君,李香兰的地位尴尬难定。1987年,她曾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从日本返回中国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故土、故人。只是当时大陆“西北风”正炽,又值港台音乐流行之际,她的歌声已是旧式符号被新的时代所淡忘。时移事往,荣光难再,听说,她和陈歌辛的儿子拥抱相泣。
“我为你歌唱,我为你思量……”黑胶兀自在旋转。
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秋风。
用好听的声音读好听的文字给你听——扬子晚报副刊10月14日推出“好听”栏目。两个月来,我们陆续推出了37篇由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志愿团队录制的《那书与我》征文音频。从今天起,本栏目将推出第二季——邀请大学生以及本报读者献声朗读,将扬子晚报副刊各个板块的原创文章变成“有声版”。
如何关注“好听”?
1、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B座西窗”,今日起推送。往期“好听”内容,可点击菜单栏“好听”查收。
2、下载扬眼APP,进入“B座西窗”频道查看。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张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