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座西窗
繁星丨山村奇人气象员
来源:扬子晚报 2018-01-02 12:29:00

  不设坛布道,不画符捉鬼,倒背着双手慢悠悠在村后河堤巡天一视:“风来了!”风就来了;不焚香布祭,不吞符弄剑,看一看乌云喝一声:“雨来了!”雨就来了。他是谁?赣榆山区,谁人不识“王半仙”。

  “王半仙”大名王宗康,是连云港市赣榆区大各布村的一个普通农民,我们曾有一面之缘。那年,省里要出版一套《江苏县邑风物丛书》,其中村头野语栏目,要介绍这个山村奇人。我进村采访,见到一位妇女,说要找王半仙,她抬手往西一指,那不,就他。我顺着望去,街西头百米外走来一位年近七旬,满头白发的黑瘦老人,左手提锣右手敲着:要下雨啦,赶快抢场。近前一看更令人惊奇:他在脖子上挂了一块小黑板,上面歪歪扭扭用粉笔写着:今日天气——雷雨。于是,就成了一个流动气象站。一个正要外出的老汉半信半疑:又瞎预报,晴天红日的说梦话。此时,正是烈日当空,地里割麦,场上脱粒。突然,村头广播响起村长的声音:马上来雨,快抢麦场,这可是王半仙说的……大家闻听,从四面八方急奔麦场。刚遮盖完毕,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还有比这更奇的:一年冬日农闲,开河修渠,粮草齐备,整装待发,王宗康背着手看看天说了句:不如下月初开工……队长如获军令,当即宣布“按半仙说的,都回吧”。大家抬头看看,天空碧蓝,万里无云,半信半疑。结果翌日,西北风呼啸,沸沸扬扬的大雪下了两天两夜。

  王半仙的雅号一传十,十传百,像长了翅膀飞到市里省里。有一年,县里召开政协会议,气象局长把两个青年带到他面前:王老,这俩青年请给带带。两个青年跟着他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后,记下了两本民间观测气象的谚语,如获至宝带回局里,说这是“半仙”40年的观测气象的经验积累。

  1985年,江苏省政协会议期间,许世友听说从苏北山村来了个奇人半仙,便和他共进午餐,并握着他的手说:一个老农民,能报准那么多灾害天气,为农业生产作出巨大贡献,了不起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专家慕名造访,有意考一考他,问当日天气如何?老王从容不迫语出惊人:今天气候燥干,西北上空有黄雾翻滚,冷热气流交汇,会导致冰层断裂,傍晚会有冰雹……专家听后连连点头:观测气候,民间谚语再加科学分析,佩服佩服。

  至于怎么迷上气象预测的,老王感慨地说:过去穷山恶水没文化,遇上大旱农民烧香拜佛祈祷龙王菩萨保佑——可并不显灵;往往刮场大风,一场冰雹就夺走了粮食,大家都盼着能有个预测天气的“专家”。老王打小喜欢民间看天的谚语,起早贪黑观天,日积月累记下,天象、云块、雾团和气流,搜集了民间谚语300多条,装在脑子里,吃饭劳动做梦都在念叨……天气预报,老王分文不收,40年如一日,手里敲着锣,脖子上挂块小黑扳。

  当年的“半仙”早已驾鹤西去——如今人造气象观测卫星上天,气象科学飞速发展。但对“王半仙”,至今家乡人民还记得他,感谢他。作者杨绪浩 编辑邹小娟 来源扬子晚报

| 相关
| 微矩阵

bet娱乐场886365.com(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版权声明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