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扬子晚报记者2017年“最走心”南京报道促成这些难题解决
来源:bet娱乐场886365.com 2017-12-26 00:00:06

       这一年,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的城内城外、大街小巷,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足迹。我们深入到居民小区,聆听居民呼声,调研社会治理的成果和问题;我们前往堆放共享单车的停车场,探寻交通管理难题的破解之道;盛夏高温天气,我们举办“争当快乐送水工”活动,先后将两万瓶水送到十大行业的高温工作者手中;我们还组织了“南京首届万名市民看养老院”系列活动,让市民对各种类型的养老院有了更多了解……

       用脚丈量城市,用心记录事件。回望这一年,我们的有些报道促成了难题的解决,有些活动温暖了这座城市。

       今天进入2017年的最后一周,我们以“足迹”为题,重温这一年扬子晚报记者笔下“最走心”的南京报道。

       策划:陈郁  统筹:金震寰  撰稿:陈郁 薛玲 仇惠栋 焦哲 徐媛园 张可 董婉愉 郑幼明 

难题已经化解》》》

环境整治遭遇挡道大树,是去是留?

施工方召集居民议事会,大家一致同意移树

●新闻回放

南京今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拓宽位于兰家庄地区道路时,一棵占据人行道上的老槐树成为施工难点。针对槐树的去留,施工建设方将老槐树周边的街坊邻居代表请过来“商量”,最终居民代表们一致表决认可移树的建议。(详细报道见1月14日A5版)

图片

  大图:一居民在大树旁。小图:议事会现场。

●最新进展

槐树的去留难题成功化解后,南京市建委做出规定:今后道路环境综合整治中,听取民意是完善施工方案一个重要途径。

●记者感言

在这场长达3小时的居民议事会上,居民代表们的较真与建设施工方的认真都让记者记忆犹新,也许正是这种较真和认真才能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好。扬子晚报记者 陈郁

电影放映前插播7分钟广告,居民起诉影院

法院判定被告侵权,并责令其道歉

●新闻回放

2016年11月20日,南京市民戴女士花了32元,通过网络购买了位于南京绿地中心卢米埃影城《深海浩劫》的电影票,票面标注的播放时间为当天的20时45分,但是卢米埃影城一直播放广告直至20时52分才开始播放正片。戴女士认为,影城的行为不仅耽误了她正常观影,而且未在售票及播放前告知她,涉嫌强制消费,侵害她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随后南京市民戴女士针对四川卢米埃影业有限公司南京绿地分公司滥播映前广告的行为提请诉讼。

近一年之后,这起南京首个针对映前广告的诉讼正式判决,南京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定,被告构成对原告知情权的侵犯,责令被告对原告进行书面道歉并承担案件受理费用。(详细报道见9月25日A4版)

●最新进展

针对映前广告滥放的问题,南京市影院放映质量检测工作部署会上,南京市文广新局就要求参会的影院负责人“今后严格按照电影票票面时间播放电影,一秒也不能拖。”同时,南京市消费协会等37家消费维权单位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电影广告监管规章,明确规定有电影贴片广告放映的影院须在售票处进行公示,且要明确告知广告的时长。37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消费提示:如果影院没有明确告知电影是否有贴片广告、广告时长,且占用了影片播放时间,观众享有退票的权利。

●记者感言

这是历经近一年的连续报道,其间不断遭遇报道阻力,但是媒体的一种使命和责任感,让我们顶住压力一直追踪下去,特别也要感谢陪着我们一起较真的市民和律师,还有鼓楼法院的有力判决。扬子晚报记者 陈郁

 

骑车从元通到龙江,竟要过91道“坎”

这些“坎”如今都已铺上沥青,加设缓坡

●新闻回放

咚、咚……在江东中路、江东北路骑行,曾经有这种最熟悉的“伴奏声”。只因为每个交叉路口机动车拐弯道与慢车道的连接处,以及与道路中间的绿岛的连接处都有一道道的“坎”。

今年3月27日和28日,扬子晚报记者两次从元通骑行至龙江,数了一下大吃一惊:这段路竟然有91道“坎”。其中,江东中路与河西大街交叉口南侧的“拦路坎”最低处3厘米,而最高处则达到10厘米。(详细报道见3月29日A21版)

●最新进展

12月19日,扬子晚报记者再次沿着江东中路探访时发现,这条路沿线绿岛边缘与道路之间的“坎”,都已铺上沥青,因为有了加设的缓坡,这段路比以前平整了许多。

●记者感言

这篇报道考问了相关部门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精细化程度。令人欣喜的是,一年未到,江东路上的“坎”已经抹平,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推动城市管理方面功不可没。 扬子晚报记者 薛玲

 

问题正在解决》》》

跨河大桥建好,路却没修好

这段500米道路拟改桥梁,将启动招标

●新闻回放

对于雨花台区西南片区,特别是板桥新城的居民而言,没有一个快捷的进城快速路。对于他们而言,2015年启动的中兴路北延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无疑是“及时雨”。规划的中兴路北延南接龙藏大道,北与河西新城龙王大街相连,将成为板桥新城至河西的一条快速通道。

可是,如今跨秦淮新河大桥建好了,河西一侧的道路却没有丝毫动工迹象。“就是这最后的几百米,把桥的去路挡住了”,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桥早就可以用了,但河西的路不修,就一直没有开通,就这样半拉子的先放着了。”记者采访发现,这里涉及到区之间的协调,涉及到地铁、道路建设方的沟通,缺乏前期的统筹谋划,导致了这样的尴尬。(详细报道见11月18日A5版)

图片

秦淮新河大桥修好,但路不通。

●最新进展

目前,市级层面正在协调,这最后500米的道路拟改建桥梁。初步方案有了,从招标到建设,还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记者感言

这个案例给相关职能部门留下启示和警醒:如何让民生承诺及时兑现,不仅停留在目标和文件上,需要扎扎实实做的事还有很多。扬子晚报记者 仇惠栋

 

杨柳村古宅破败不堪,谁来修?

修复方案已完成,明年春节后动工

●新闻回放

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杨柳村拥有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古建筑群内部藏着一块“伤疤”——四五处古宅虽是文保单位,却因年久失修处境危险。而如何拯救这些古宅却陷入僵局,亟待破解。(详细报道见6月4日A4版)

图片

杨柳村古建筑群破败不堪。

●最新进展

记者近日从江宁区文物部门获悉,在本报报道后,文物部门立即对这些古建筑采取了临时的保护措施,防止其垮塌。此后,该局多方协调,拿出100多万元经费,请一家有资质的文物修复单位,对杨柳村内七处急需修复的古建筑进行修复方案的设计。目前这七处古建筑的修复方案已经全部完成,最快明年春节后动工。

●记者感言

这批古建筑之所以多年未得到有效保护,原因非常复杂,绝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个单位“不作为”。现在,设计方案已出炉,记者“求仁得仁”,激动之余也要为有关部门点“赞”。扬子晚报记者 焦哲

 

我们期待结果》》》

违停共享单车堆成一座“山”

各企业没回复,单车山仍在加高

●新闻回放

今年11月28日,扬子晚报以《百米长两米高,如此“单车山”你见过吗?》为题,报道了位于江宁亚都天元居小区附近的停车场内,近足球场大小的面积,堆满了两米多高的“共享单车山”。这不是谁的恶作剧,而是被收过来的违停共享单车。从今年夏天开始,陆续因违停被管理部门收来的共享单车,少说也有几万辆了,这个数目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而矛盾的焦点,在于“50元”一辆的单车管理费。江宁开发区管理部门要收,企业不愿缴纳。(详细报道见11月28日A6版)

图片

两米多高的“共享单车山”。

●记者回访

本报报道之后,江宁相关部门召集企业开会,共商取车事宜,各企业纷纷表示一周后会给回复。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给出回复。共享单车山仍在加高。

●记者感言

这片令人叹为观止的单车山,无异于一面巨大的“镜子”,折射出几道耀眼的光来。折射出的光,一道指向自私的骑行者,只为自己方便,不管他人路权;一道指向逐利的单车企业,只知占地圈钱,不管城市环境;还有一道指向“不作为”的相关管理部门,“共享单车”这个“新生事物”在南京运行了一年多,对于违停的单车怎么管、谁来管、要不要收“管理费”、除了夫子庙等几个著名地点还有哪些要划“禁停区”……并没有具体意见。扬子晚报记者 徐媛园

 

景区搞活动,游园年卡竟不能用

期待有关部门出面协调解决

●新闻回放

花230元就可以不限次数地玩遍南京的40个景点,这是“南京市游园年卡”的最大卖点。然而持有此卡的陈先生携家人驱车数十公里来到该卡合作景点雨发生态园时,却被告知景点有长达两个月的园区活动,年卡在活动期间不能使用。陈先生很是生气,这年卡的不限次数宣传究竟靠谱不?(详细报道见12月11日A4版)

●记者回访

扬子晚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后发现,这“游园年卡”确实存在“使用风险”,持卡人在使用前最好自查有效性。

●记者感言

推出游园年卡的目的是为了推荐南京的旅游景点,同时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不过南京游园年卡却被曝出遭遇“使用风险”令人意外。期待管理部门能够尽快出面协调解决问题。扬子晚报记者 陈郁

 

公益活动报道最有“温度”》》》

“争做快乐送水工”,成今夏最清凉回忆

记者和志愿者将2万瓶水送到高温工作者手中

●新闻回放

今夏的南京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高温,40℃成为常态,炙烤着在户外工作的劳动者。南京市民季锋7月下旬走上大街,向所遇到的环卫工人送一瓶矿泉水。随后,扬子晚报由此发出爱心倡议:出门前多带一瓶矿泉水,向所有在高温下的工作者送出一份关爱。爱心倡议发出后,众多市民成为了我们的“快乐送水工”,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地。

7月27日,扬子晚报记者走上街头直播 “公益送水行”活动,先后为十多位正在高温岗位上工作的人送去矿泉水。时长1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中,收获近2万名网友点赞。

7月31日,扬子晚报就与爱德基金会联合发起“爱心众筹”。仅1天半时间,就完成了2万瓶矿泉水的众筹目标,共有228名网友通过“腾讯公益”的众筹平台献出爱心。

从8月2日到8月11日,我们先后将2万瓶水送到十大行业的高温工作者手中。(详细报道见8月16日A6版)

图片

为高温下工作的考古工人送水。

●记者感言

这次“争做快乐送水工”公益活动,是扬子晚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一次典型案例。正如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的公众委员马志恒所说: “我相信所有参加活动的市民,都会得到心灵上的熏陶,在南京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而对于接受送水的工作者来说,这一瓶水也可能让他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更有利于重筑陌生人之间善意和信任。”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两个月内每逢周六,“万名市民看养老院”

超100万读者通过本报及扬眼等新媒体观看报道

●新闻回放

南京是全国高龄化城市,目前全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约2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失能、失智老人。更多老人是在家养老,其中一些病患老人需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他们由于对养老机构感觉陌生,宁可入住医院或在家靠儿女照护,也不肯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4月,扬子晚报、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南京苏新智慧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启动“南京首届万名市民看养老院”系列活动,从5月13日到7月15日每个周六,先后带领1500人次市民读者走访了欧葆庭等10家各种标准、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有超过120名老人与各类机构签订短期或长期入住协议,总计有超过100万市民读者通过本报及扬眼等新媒体观看报道和视频。(详细报道见5月15日A18版、5月22日A18版、6月5日A4版、6月12日A16版等)

●记者感言

这样的社会公益活动由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完成,媒体拥有广泛的读者,公益性、影响力呼应了老龄化社会的刚性需求,活动也了却了政府相关部门一块长期的“心病”。

记者整合各方资源举办这场活动,也觉得十分欣慰。扬子晚报记者 董婉愉

 

“小䴙䴘”登台吟诗,呼吁保护“家乡的河”

两年来已举办20多场活动,参与市民超2000人次

●新闻回放

今年6月11日,在朗朗的诵读声、悠雅的陶笛曲里,几十名孩子聚集在南京西水关遗址公园,参加“小䴙䴘——江河卫士守护家乡河”启动仪式。近两年,“小䴙䴘”成了南京环保公益圈的热词,这种水鸟之所以被人频频提起,是因为扬子晚报策划组织的大型公益环保活动:“小䴙䴘——江河卫士守护家乡河”。

“小䴙䴘”是一种只生活在清洁水源地的水鸟,以它命名的活动,就是要保护好我们家乡的河流湖泊,让“小䴙䴘”等鸟类能留在我们身边。

2017年的活动分为“观水”、“亲水”和“护水”三个阶段进行。启动仪式后,大家到河边进行了“观水”活动;“亲水”环节是在东长干巷明城墙外的秦淮河边,市民以徒步和骑行等环保方式进行;第三阶段的活动,则是由近300名的学生和市民,行走在有千年历史的杨吴城濠边,参与的学生边走边捡拾河岸边的垃圾,以实际行动“护水”。(详细报道见6月12日A17版)

●记者感言

“小䴙䴘”活动是南京从事水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平台,近两年来已举办各类活动20多场次,虽然活动多是在高温酷热的暑期前后举办,直接参与的同学和市民超过2000人次,他们关注环保公益的精神令人感动。 扬子晚报记者 郑幼明  

编辑 金震寰

| 微矩阵

bet娱乐场886365.com(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版权声明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